特種經濟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19-08-01
特種經濟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心,由原先的動物繁育與生態研究中心和靈長類實驗動物研究中心于2019年1月整合重組而成。該中心面向國家和廣東省對特種經濟動物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戰略需求,致力于相關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以及產業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為特種經濟動物種質資源保護、可持續利用、特種動物產業健康發展提供科學依據與技術支撐。
主要研究方向與技術服務領域包括:(1)特種經濟動物(具有藥用、食用,或具有醫學應用價值的動物,如龜鱉類、鱷類、蛇類、大鯢、蛙類、靈長類等)種質資源分類、鑒定、評價、保存;(2)特種經濟動物生態學、野生種群調查與評價、保護策略研究;(3)特種經濟動物馴養繁育、遺傳育種、性別調控研究,以及產業關鍵技術研發;(4)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制備技術研發與應用;(5)面向社會提供特種經濟動物種質鑒別與選種、養殖技術、養殖場選址與設計、養殖場搬遷風險評估、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制備等技術服務。
近10多年來,本研究中心先后承擔各類科研項目50多項,包括國家科技部條件支撐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廣東省和廣州市科技項目15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件;主編(參編)專著9部;在《Science》、《Current Bilogy》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制訂企業標準5件。
本研究中心目前建有廣東省靈長類實驗動物重點科研基地、廣州市靈長類實驗動物行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靈長類實驗動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具備符合國際AAALAC標準/GLP要求的動物實驗設施,非常適合靈長類實驗動物的研究與開發;與特種經濟動物龍頭企業廣東綠卡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貞山鱷魚養殖有限公司、廣東福金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聯合建立產學研基地,在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珍稀龜類保育研究基地,為國家和廣東省特種經濟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創新藥物研發及靈長類實驗動物產業提供重要科技支撐平臺。
科研方向
(1)特種經濟動物種質資源分類、鑒定、評價、保存;
(2)特種經濟動物生態學、野生種群調查與評價、保護策略研究;
?。?)特種經濟動物馴養繁育、遺傳育種,以及產業關鍵技術研發;
科研團隊
臨時負責人:高養春,男,博士,助理研究員
研究組:
特種經濟動物種質資源研究組 組長:高養春
小組簡介:本研究中心致力于特種經濟動物(龜鱉類、鱷魚、蛇類、大鯢、蛙類等)種質資源分類、鑒定、評價、保存研究,生態學、野生種群調查與評價、保護策略研究,以及馴養繁育、產業關鍵技術研發。近年來,承擔國際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技項目等30多項。在《Science》、《Current Bi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quaculture》、《Ecology and Evolution》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70多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1項;主編/參編專著6部;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

特種經濟動物種質資源研究組
主要成果
獲獎:
1. 2016年,項目《廣東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生物學研究及應用》,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 2016年,項目《物種多樣性評估方法和重要物種繁育技術研究》,獲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3. 2017年,項目《廣東省常見食用蛇蛙類曼氏裂頭蚴病的流行病學調查與綜合防控技術》,獲第八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4. 2017年,項目《主要外來生物入侵機理及控制關鍵技術研究》,獲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5.2018年,項目《野生維管植物和脊椎動物的分布識別與保育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18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證書編號:20189125.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頒發。

科技獲獎
學術論文:
1. Gong SP, Wu J, Gao YC, Fong J J, Parham JF, Shi HT. 2020. Integrating and updating wildlife conservation in China. Current Biology, 30(15): 915-919.
2. Wu J, Wu YQ, Rao DQ, Zhou T, Gong SP*. 2020. China's wild turtles at risk of extinction. Science, 268:838.
3.Gong SP, Shi HT, Jiang AW, Fong JJ, Gaillard D, Wang JC. 2017. Disappearance of endangered turtles within China’s nature reserves. Current Biology,27(5): 170–171.
4. Gao YC, Wei Y, Cao DN, Ge Y, Gong SP*. 2021.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decreased immunity in Yellow Pond Turtles under heat stress. Aquaculture, 531:735894
5.Cao DN , Wang M , Ge Y, Gong SP*. 2019. Draft genome of the big-headed turtle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Scientific Data, 6:60.
6. Gong SP, Hua LS, Ge Y, Cao DN. 2019. Unique multiple paternity in the endangered big-headed turtle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in an ex situ population in South China. Ecology and Evolution, 9: 9869-9877.
7.Gong SP, Vamberger M, Auer M, Praschag P, Fritz U. 2018. Millennium-old farm breeding of Chinese softshell turtles (Pelodiscus spp.) results in massive erosion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of Nature, 105: 34.
8.Yajie Chia,Bolin Wua,Jianwei Guana,Kuntai Xiaoa, Ziming Lua, Xiao Lia, Yuting Xua,Shan Xue*,Qiang Xu*,Junhua Rao*, Yanwu Guo*.2017.Establishment of a rhesus monkey model of chronic temporal lobe epilepsy using repetitive unilateral intra-amygdala kainic acid injections Brain Research Bulletin(2017)273-282.
9.Wenlu Zhang,Yu'e Wu, Wei Fan,Hongmei Chen,Hongli Du*,Junhua Rao*.2018.The pattern of plasma BCAA concentration and liver Bckdha gene expression in GK rats during T2D progression,Anim Models Exp Med. 2018:1-9
10.Peng Zhen, Zhang Libiao, Wang Huaqian, He Xiangyang, Peng Xingwen, Zhang Qin, Liu Hui, Rao Junhua, Wang Haifeng, Wu Jie* and Sun Yunxiao*. 2018.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 Model of Cynomolgus Macaques Induced by Recombinant Human MOG1-125 (rhMOG1-125) Protein and MOG34-56 Peptide. Protein & Peptide Letters. 24(12): 1166-1178.
11.Ke-Wei Wang,Bai-Quan Xiao, Bi-Hai Li, Yi-Yan Liu, Zhi-Yuan Wei, Jun-Hua Rao*, Jian-Huan Chen*.2019.Effects of fat-to-sugar ratio in excess dietary energy on lipid abnormalities: a 7-month prospective feeding study in adult cynomolgus monkeys. 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18:1.
12. 龔世平,吳智宏(主編). 2020. 車八嶺兩棲爬行動物彩色圖鑒. 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13. 王付民, 龔世平, 鄧燕忠(主編). 2015. 廣東省食用蛇蛙類曼氏裂頭蚴病的流行與防控.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發明專利:
1. 一種收集眼斑水龜卵的方法(專利號:ZL201610012800.4)
2. 一種紅耳龜胚胎成纖維細胞系及其構建方法(專利號:ZL201711092592.4)
上一篇:野生動物疫病與免疫研究中心
下一篇:創新藥物與疾病動物模型研究中心